成绩在三十六名,这个名次已经不低,怕就是看着乾隆的面子上提的。
\n
科举向来是汉人学子的天下,虽有满人蒙人参加,不过是凑数罢了。听刘统勋的意思,莫非乾隆有意让满人出个状元?
\n
清朝因是满人坐江山,数量远低于汉人,嘴里说着满汉一家,其实对汉人的防备极其严密。
\n
汉人虽然臣服,不过自来以儒家正统自居,内心视满人为“蛮夷”,满人在内心也对汉人多有鄙夷,偏偏满人在礼教学识上是死也干不过汉人的。
\n
每次科举就是证明:会试录取三百人,满人只占二十席位,有时还占不到。
\n
如今有善保横空出世,乾隆就一门心思的想弄个满洲状元出来状门面。
\n
乾隆这念头儿,即便是近臣刘统勋也多有抗拒。
\n
善保的文章,刘统勋读过,说句良心话,可以点为进士,甚至进二榜也算公道,不过远远没到状元的水准。
\n
再者,若是这状元易主满人,怕日后汉人连科举这条晋身之路都难保清静。
\n
刘统勋知道善保要来,就倚老卖老提前问一句。见善保说得诚恳,也只是笑了笑。
\n
若是真诚恳,这孩子倒是品性善诚。
\n
不,刘统勋马上警醒,他这一生见过多少人,善保虽叫“善”保,一场官司就能咬死一部尚书,品性真与“善”字搭不上边儿。
\n
一时间,刘统勋也拿不准,善保是真心退让,还是在他面前装像。
\n
善保心知人老成精,最是多疑,怕不能轻信于他。一笑道,“学生向来有自知知明,不说别人,今科会元董诰董兄的文章,那才是妙笔生花,文采飞扬,才思敏捷,远见卓识,令人心折。谴词造句,皆令人拍案称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