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悔间,电话铃声响了,果然是肖红星:老陶啊,妥了!你们那个狗领导内侄就去北京吧!
\n
陶砚瓦嘴里说谢谢谢谢,心里一阵凄凉。
\n
他没办法,还得给张双秀打个电话,告诉他结果。张双秀在电话里也是轻描淡写地说:谢谢谢谢。
\n
陶砚瓦在心里直骂自己:陶砚瓦啊陶砚瓦,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办得这哪算是人事儿?
\n
陶砚瓦为张双秀办了不是人事儿的事儿,但事儿一办,张双秀立即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n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陶砚瓦基本掌握了张双秀的“三输”思路:他第一位的考虑,就是“与其调停营捄于下,孰若输忠哀恳于上”。就是坚决围绕一把手,死死缠定一把手,持续不间断向一把手输忠;第二位的考虑,就是坚定不移向同僚输诚。对待班子其他成员,包括对待各司长哪怕处长们,都是谦虚谨慎,毕恭毕敬,以忠厚诚恳示人;最后,他坚决向属下输威,就是一定要死死控制住直接分管的下属,榨**们的热情、忠诚、精力和资源。凡是属下与外界发生摩擦或利益冲突,一定牺牲属下以媾和,决不能为属下争取任何权益。
\n
陶砚瓦念及此,不由心灰意冷,心想摊上这么个领导算是完蛋了。因为他关键时刻绝不会为你说半句好话。你看穿他又有何用?他是中组部部管干部,你奈何不了他半根毫毛!
\n
而在张双秀看来,让陶砚瓦联系外孙入托,省下万块钱,是下级向上级输忠,是情理之中份内之事,无须什么感谢;让陶砚瓦联系调整内侄来京当兵,就有些乡情乡谊的面子了,基本就把陶砚瓦的油水用光用完了。但是感觉陶砚瓦还算老实热情,下次还可以再给他找点事情,试试从他那儿能不能透支一些东西出来。
\n
上天总会眷顾所有有想法的人。没过多久,张双秀的机会就来了。不过这个机会不是张双秀理想的那种机会,而是一个他很不希望、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机会。
\n
这天他接到自己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