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n
陶砚瓦翻到第四册的最后一页,再次重温那段自己曾很熟悉的文字:
\n
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他对孩子说:
\n
“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n
孩子回答说:
\n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n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始终是人类最关心、最纠结、最不能割舍的问题。这个问题超越民族、超越宗教,超越贫富贵贱,超越贤愚雅俗,与生俱来,挥之不去,只要有一口气,就会萦绕于心。人类对自己历史的挖掘探究永无穷尽,对自己所处环境包括民族、国家,乃至星球、宇宙的探究同样永无穷尽。我们经常见到那些抱养的孩子长大之后,倾尽所有寻找自己亲生父母,哪怕当年绝情抛弃他们,也要找到;哪怕找到了发现父母依然穷困潦倒,也为找到而兴高采烈。因为终于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了!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人的自然天性啊。
\n
陶砚瓦也不由想起自己的出生地,想起自己家的老宅。(未完待续)\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