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事时,非要选择事发之地在这里,是因为在这里点了火情,宴席上诸人才会清楚看见火烟,而且及时赶到救下被袭击后奄奄一息的你。”
\n
“不然你半点伤没有,曹琴笙却死了,固然迷药毒性不好查,但你终究不好解释。”
\n
“白日无烛火,既是你们厮杀打斗,也不可能碰到烛火打翻而引燃此地。”
\n
柳乘虚此时立刻道:“我身上可无火折子。”
\n
此时监察院的人搜身,从曹琴笙身上搜出了它。
\n
你看吧!证据就在这!
\n
程削正要说话....
\n
罗非白:“屋内最早起火点有好几处吧,因为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得起好几处着火点让屋子其熊熊火焰引起人的主意——所以是断臂的曹山长拿着刀不断袭击柳大人,一边不断用左手上的其他手指头夹着火折子点火屋内各处,且还不忘将火折子收到衣服内,柳大人则是左闪右躲,最后成功夺刀反杀曹山长?”
\n
破绽,太滑稽的破绽了。
\n
众人一时恍然,对啊!
\n
柳乘虚之前的口供听着没有问题,但结合火情,再看曹琴笙的断臂......
\n
“柳太守真是老当益壮啊,作为一个文人,可比我这般从武的武人都要厉害得多。”吴侍郎反向恶毒嘲讽。
\n
所以,设计一个案子,看着顺理成章没有破绽,实则要诉诸的安排跟谎言就越多。
\n
然一旦其中被人挑剔了一个破绽,反而因为配不上其他连贯的逻辑而被推翻结果。
\n
因为太矛盾了。
\n
柳乘虚:“这最终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