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未降,战鼓已悄然回响。秋冬交替的岭南山谷渐成冷肃气息。经过几日紧张防御与抗击,敌军终于发起全面进攻——从西岭、幽谷和东桥三路围攻村庄的计划全面展开。然而,他们始料未及的是,村庄早已做好准备,防御体系固若金汤。
战争伊始,敌军采用常规冲击战术,先是以火箭与火油弹轰击外围壕沟与栅栏。火光照亮夜空,数百人挥剑破竹,然而紧凑的壕沟与木槎栅栏成功抵挡了初步冲击。
木槎虽然在上万镐火箭交错照射下焦黑,却阻止了大部敌兵蜂拥而入。狭窄进攻通道迫使敌军行军速度严重受限,进攻节奏被村中预判。叶长歌站在高台指挥,携操斧敲击战鼓,号令整齐一致:“不要慌!坚守阵地,勿追勿退!”
顾清霜在东桥高地掌灯示位,用信号镜协调弓箭手与火枪手的火力覆盖,而苏锦瑟则在后方组织商会后勤,用帐篷医院与火药支援不断补给。便于击伤后撤的敌兵,也便于接替疲惫的护卫队员——守株待兔式的防御战术正奏效。
敌方长枪手在壕沟前疲于等待,弓手与火枪手被村中弓弩点射,箭雨如刺。多轮冲锋后,仅靠火力支持的敌军已显疲态。林忠义带头的先锋队更在壕墙底部被绊倒,士兵跌落壕沟,武器散落,慌乱可见。
此时村中民兵早已分兵出击。夜色中,两个小队从侧翼绕行,利用夜色掩护,一阵短促刀光闪掠,敌人猝不及防,有的连火把都来不及高举,中箭倒地。
“以后会有下次,但这次,你们不能上。”叶长歌制止手下挥砍,他明白杀死大量敌兵无助于巩固局势,只需迫使其撤退即可。
攻防陷入僵持之际,叶长歌终于发动反击。自败阵的小道已被顾清霜截断,后援途随时爆破。苏锦瑟
flick
lights,按预案组织反击梯队,候火光燃起。目标:切断他们的撤退路线,同时清除前沿残敌,提高我军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