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必须走出内陆,接入南洋——那片蕴含香料、珍珠、宝石与丝绸的海域。若不面对海洋,就不算真正的通商共和国。”
会议中,她掏出一张详尽的贸易地图:从岭南港口至南洋群岛的航线清晰可见,标记着香料岛、珍珠湾、宝石礁等重要节点。同时列出多种优质商品计划——香料(肉桂、丁香)、海贝母珍珠、珊瑚雕饰、红木家具、葡萄糖饮料等总共八大类。
苏锦瑟提议:
1.建起临时船坞,留用商盟提供木材与劳动力。
2.招募有航海经验的南洋水手,并收储小型帆船三艘。
3.缔结南洋贸易协定,承诺“先交易、后缴纳”模式,吸引当地商户入盟。
4.引入“贸易担保制度”,对南洋商提供风险保证,一旦延迟或失约,将由岭南商盟赔付银票与新贸易额度。
这一套计划得到了村中长老、各寨代表与商会长老的一致支持。大家认为,仅凭陆地贸易已难以实现更大突破,唯有海路才是岭南崛起的真正钥匙。
翌月初,岭南港口迎来久违的锣鼓与帆影。三艘小帆船被命名:“岭南第一号”、“锦瑟号”和“长歌号”。帆上挂起橙黄色商盟旗帜,船头雕着龙形,象征岭南的荣耀与远航决心。
商会出资银票发放雇佣水手百余人,顾清霜手书职责条令,布置夜间哨塔与简易信号旗。她说道:“南洋航行风险虽有,但若不试,不知深浅。岭南其实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这一步。”
在社区广场,叶长歌向出发的水手们宣布:“南洋之路不是征服,而是贸易互通。代表我们的不仅是货物,还有我们的信用与信念。记住,归来之日,我们将以品质与诚信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