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
南洋商会可在岭南开设分舵,享受港口税减免三成;
•
双方设立中立“贸易驿馆”,专供双方商旅歇脚与信息交流。
港主代表是一位年长但目光炯炯的海商长者,名叫马西阿图。他端详叶长歌许久,缓缓道:“许多北方人来南洋只想取利而走,你却愿分享市场、保障地位。岭南若真如你这般,我马西阿图愿与之共赢。”
双方代表各按手印,书立合约为证。交易现场,不仅有香料、红木、海螺粉、紫贝母等珍稀之物进入岭南船舱,岭南茶叶、陶瓷、铜器、丝绢也第一次在象屿港展出,赢得南洋客商连连称赞。
叶长歌当夜便派快船将“合作初成”捷报传回岭南。
成功打通象屿港之后,岭南船队继续深入南洋,接连造访【丹珠湾】、【花礁市】、【石流港】等地。每到一地,叶长歌均以“互惠互利”为准则,不压价,不强取,一改过往中原商人贪婪无度的恶名。
苏锦瑟事先设计的**“商盟契约体系”**也随之在南洋推广——包括:
•
标准化度量衡:统一使用岭南标准秤重法;
•
货物信用标识:设“岭南出品·质保月印”;
•
银票通行制度:岭南银票在合作港兑换比重可达1:1.1,激励本地接受使用;
•
商会仲裁制度:设立中立仲裁员,解决交易争议,避免武力冲突。
顾清霜派遣的情报小组暗中调查南洋各势力动向,保障航道安全。一旦发现掠商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