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对称帝这件事的底气不是太足,只能扯一扯民心、天意这些虚无缥缈的理由来为自家壮声势。
当然面对诸葛亮的发问,步骘还是隐晦地提了提石亭大捷这个武功,委婉地告诉诸葛亮吴军不仅可以在夷陵独立
击败汉军,现在也已经可以独立击败魏军,纵然称帝致使汉吴联盟破裂,东吴亦有力量两线作战,不会害怕受到季汉在军事上的威胁。
其实天意民心俱是虚妄,东吴自身国力的强大才是孙权君臣敢于称帝的最大底气。
诸葛亮自是听懂了步骘的言外之意,心中尽管微觉有气,但也不得不承认以东吴目前的实力的确能够支撑两线作战,这样一来就算彻底与东吴撕破脸皮似乎也无法阻止孙权称帝?
「亮与吴王相交多年,深知吴王识见渊深、擅长审时度势,自前年兴兵以来我汉军两度北伐,杀得魏军连连落败,雍凉州郡几被我全数收复,可见炎汉气数未衰、中兴有望。
若吴王能与我等同心齐力、扶保汉室,他日青史留名,必当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景仰,此非一大盛事、幸事乎?兄长、子山兄,此中利害吴王可知否?」
诸葛亮这番话同样暗藏深意,恰是委婉地告诉步骘、诸葛瑾以及孙权,是,你们东吴目前的军力确实不凡,可以两线作战力抗汉魏两国的进攻,但不要忘了,眼下季汉的实力与之前几年一样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汉军是越打越强,所收复的郡县、人口也是越来越多,汉室三兴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场极有可能实现的伟业。若汉室真的再度中兴,那个时候不知东吴当何以自处?
如果孙权没有称帝,东吴作为大汉的一个诸侯国,一同出力讨贼,东吴君臣同样是三兴汉室的功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