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或者降低再出现亭长以权谋私、鱼肉百姓的情况。」
「使君这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老朽佩服。」
姜隐夸赞了一句,话锋即转,缓缓说道:「然亭长者,官秩五十石,乡间小吏耳,多为本地大姓推举贤良者充任,少则以退伍者为之,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来往旅客,自战国时首设,至今已有数百年矣。
这么长的时间施行下来,亭长典制已甚是齐备,若贸然改变,恐适得其反。老朽以为纵有一二女干吏出现,也属寻常之事,加强监管即可,何必要大动周章变革典制呢?
如今陇右回归大汉不过年余,百姓尚未完全归心,若州府施政过激,恐会引起乡野骚动,如此有违朝廷托付之效,影响前线战局,是以还望使君谋定而后动,不可仓促行事。」
姜隐不愧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吏,杨清不过稍露口风,他立刻就猜到杨清要对亭长一职的规制搞个大动作,当即语重心长地劝说杨清三思而后行,不可操之过急。
亭长虽是微末小吏,但关乎到基层的方方面面,不仅杨清非常看重,其实各地的大姓豪强也颇为重视。
特别是在高皇帝以亭长之身取得天下后,本地士族对亭长人选的把控就更谨慎了几分,若无他们点头推举,或者出任亭长的人得不到他们的认可,这类亭长在乡间将会举步维艰,很难有所作为。
杨清知道姜隐虽是陇右大族出身,但向来是一心为公,他刚才那番话倒不是为了维护大姓们的利益,实是在为陇右的安宁着想,天水诸郡好不容易没了战火的袭扰,自是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万万不能再起乱子。
「季佐公这番话诚为老成谋国之言,不过公似乎是误会清了,清并没有大肆变革亭长官制的意思,目前雍州处在对敌第一线,自当以稳定为先,清施政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