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严闻言一时沉吟不语,脑海中飞快盘算起如此安排的利弊得失,心想自己率军增援汉中当然是要做出一番成绩,若留在诸葛亮身边不仅会受束缚,而且还显示不出自己的能耐,去东二郡担当方面之任倒也合适,如此一来就有机会独领击败一路敌军的大功。
「这......」李严心中虽是计较已定,但还是要先拿捏一番,佯作推辞道:「哎呀,某初来乍到、不熟军情,恐非司马懿对手,还是请丞相另择贤能大将前往东二郡统御部众,以免误了军机大事啊。」
诸葛亮焉能不知李严是在故作姿态,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正方兄实在是太谦虚了,司马懿官居伪魏大将军,位高权重,众将中惟有兄的身份与之相当,且兄当年在郪县以数千弱旅大破盗贼马秦、高胜数万之众,智谋过人、权变无双,朝野上下人尽皆知,还望兄以国事为重切勿推辞。」
「哈哈,既然丞相执意坚持,那严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严见诸葛亮当着众人给足了自己面子,遂不再推辞,拱手领命。
诸葛亮同样大笑道:「有兄前往上庸御敌,司马懿这路兵马当无忧矣!」
正当季汉这边在紧锣密鼓地完善方略、调兵遣将的时候,远在长安的曹真等人也在各抒己见商议进兵事宜。
雍凉都督府大堂内,曹真、刘晔、夏侯儒、张合、费曜、郭淮、颜斐等一干魏国重臣尽聚于此,决意在今日把最终的进兵方略敲定下来。
本来魏国兵分三路的征讨方略早已确定,但等曹真率领主力大军赶到长安了解完最新的敌情后,这事就又起了反复。
军中不少人要求根据形势变化改变原先的进兵方略,而其他人则坚持原来的计划不变,认为大军出击在即不宜变动,如此两派人马争执不下、迁延数日。
为免贻误军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