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遣使往朝鲜、琉球等周边小国抄阅他们当时的记载,带回来作为佐证,但最终还是会有很多需要后人依靠联想去填补的部分。
\n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成功者自是多加褒扬,对于失败者则是更多贬低,终究还是会有偏颇之处。
\n
“太子哥哥,我若是要编书,定要编一本全都是事实的书,”
\n
胤祉说出自己的想法,“要让后世看书之人,不必再去探究其中是否有虚构之处,让他们可以通过这套书来了解真实的世界。”
\n
胤礽惊讶:“你想编一部百科全书?”
\n
“百科全书,”
\n
胤祉琢磨了一下,然后突然兴奋起来,“这名字好!等咱们大胜归来,我就开始搜寻资料,要编出一部采撷广博,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来!”
\n
胤礽看着在畅想未来的弟弟,感觉这样也挺好的。
\n
谁说生在皇家就一定要去争权夺利?
\n
若真如胤祉所言,能编纂出一部百科全书来,于这个时代而言,只怕无上的功绩。
\n
时代的进步,并不是统治者一句话的事情,而是需要百姓对世界认知的提升。
\n
封建愚昧往往是因为信息闭塞造成的,这就像是后世的魔术表演,看似神奇,一旦揭秘,其实也不过如此。
\n
如今大清也在各地努力办学,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知事,但毕竟科举艰辛,如同过独木桥,能真正到达对岸之人百不存一,更多的是半途而废,甚至读了半辈子书,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n
胤礽也曾师承诸位大儒,但他却从未曾如同正常的学子般死记硬背那些经史子集,康熙充分尊重他的想法,一直在培养他更加宽广的眼光,而不是让他拘泥于经典,被所谓的规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