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福全是亲王,是他的王伯,康熙的亲哥哥,就算犯了错又如何?
\n
最多就是受到斥责,罚他思过,就连亲王的爵位都不可能削去,甚至为了安稳人心,康熙会替福全遮掩,真的将阻截噶尔丹的功劳安在福全的头上。
\n
这就是封建社会不可改变的弊端,亲缘关系成为统治阶级的枷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人唯亲之事,永远不可避免。
\n
胤礽走出住所,行于城中。
\n
噶尔丹伏诛的消息已经传遍乌里雅苏台,每个人都在为了胜利而喜悦,那一千忠魂的枉死,却似乎无人知晓。
\n
“国公爷下令封锁了消息,”
\n
纳兰性德陪在胤礽的身后,给他解释,“未免军心不稳,只说是西路军阻截了噶尔丹,一切细则,还得等回京后请皇上决断。”
\n
胤礽知道常泰这么做是对的。
\n
战事初歇,人心不稳,他们又身处喀尔喀蒙古深处,尚有准噶尔余部需要清理,此时那些战士们的死只能归于阵亡,不可能将其中缘由公诸于众,否则只怕会军心浮动,再难令行禁止。
\n
“可是容若,你有没有想过,等回京之后,一切已成定局,汗阿玛不可能再反口说裕亲王有错,那些枉死的忠魂,就再也无处伸冤了。”
\n
胤礽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心有不甘。
\n
他很害怕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之后,却逐渐屈从于这个时代,他怕自己心里的这点正义和热血,在妥协中,彻底消散。
\n
可是这么多年他受到的教育又告诉他必须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冲动,任性而为。
\n
纳兰性德也知道事难两全。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