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那是一锭刻有百花的松烟贡墨,篆着栀子、玉兰和桂花,精细鲜妍,暗香盈鼻。
封疆大吏贡上来的好墨,据说能令白丁饮墨书华章,在此刻却显得格外不伦不类。
以讹传讹的野史罢了,这是能入口的东西么?
谢珣垂首睇过,颇觉陛下妙语解人颐,欲笑不笑,心口憋得酸痛起来,暗自心道:不若让她先饮一杯,化出一副经天纬地来,从此做个经纶满腹的文皇帝,留下几笔诗章万世传颂,也能算如她所愿,流芳千古了。
他心中暗笑,面上却端庄,偏头举目,慢吞吞地说,“……承蒙陛下赏赐,臣铭感五内。”
光禄寺为陛下备膳,有时丞相入殿与女帝议事,内侍遣人来通报,总要多备下一份,如今亦然。
谢珣端坐在案后,大袖铺陈在席上,谢过陛下恩典,菜肴分下去给侍御们分了,他只要了两样糕点,掩在袖后慢慢地用。
李重萤暗叹,背手踱步,他总是这样!
据传丞相五六岁时曾被人牙子拐走,本来要卖去做仆人,半路上谢珣靠着智谋逃脱,自此流落乡野,吃尽许多苦楚,直到十六岁才被老丞相重新找回来。
那时谢家正办着丧,一门六口男丁,除老丞相外全死光了。病死,殒阵,被凌虐而死,溺死,舍命而死……只留下老弱病的祖父和一家女眷。
市井人没听说过老丞相还有个活着的小孙子,兴许是养子呢?
不管外头流言蜚语传得怎样荒唐无稽,谢家一概不理,只管闭门过着自己的日子。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