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之祸的例子,自古以来,比比皆是)。猎户家族自此再无音讯,就这么神秘失踪了。
\n
及至明朝,魏忠贤为讨好明熹宗乳母客氏,令东北于一年内进献白狐皮裘。一时间猎户全被赶至山中,家眷官府看押,捕不到白狐不许出山。时至严冬,大多猎户皆被冻饿死,仅剩少数猎户,眼看活不到春天了。
\n
就在猎户们走投无路之际,有一猎户在长白山五大连池旁的山洞躲难,偶然发现石壁刻着“捕狐八术”,详细记载了如何捕捉白狐的方法。
\n
大体步骤略去不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称为“诱狐”。以少许麻药喂以野鸡,放置于类似于树枝扫过雪面的地方(白狐最为狡猾,走过的雪路留下脚印,回巢时必沿原脚印走回,用尾巴清扫痕迹),直至狐狸发现野鸡,捕捉食用。
\n
如此反复三十日,麻药在狐体积累,药劲完全发作,即可捕得完整的上等白狐。
\n
这篇岩刻文字,最后一句话,更是触目惊心——“狐性甚灵,捕之则乱天地阴阳格局,非危迫之际,此术切不可用。狐裘出世,天下亦变。”
\n
果然,猎户依此法捕猎白狐,终成皮裘,进献朝廷。随即天下大旱数年,李自成揭竿而起,攻陷北京,却最终被发源于东北的女真夺了江山,建立清朝。
\n
闲话不提,书归正传——
\n
我之所以联想到“集腋成裘”的成语,是因为进入武汉,从黄鹤楼到老里弄,每一个环节就像一只早就喂了麻药的野鸡,引得两只狐狸(虽说这样形容我和月饼有些不恰当)逐渐放松警惕,终于身中木人术,落入最后的陷阱。
\n
想到这一层,我立刻冒出一个很古怪的念头——刘翠花、墨无痕,从现身至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绝对不可能有这么缜密的逻辑、高度的智商、隐忍的耐心。
\n
也就是说,另有其人,在暗中布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