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笑容就浮现在脑海中,历历在目……
\n
我试图代入她,却总是失败,体会不到她的那种心念与意志,就像新的信一样引人遐想而不得其解。
\n
字付马松铭先生收览:
\n
得到你们肯定的答复,军师与我都感到欣慰。不必对我们发誓,当你们做出决定时,命运的轨迹已然铺就。
\n
松铭先生,你是一个守信之人,从你不远万里寻访小甥就能看出。军师有几句话想告诉你:
\n
“百年之后,辽东作乱之时,便是聚首之日。届时有要事相商,烦请来朝相见。信上有亮手印及章印,可作他日通关凭证。”
\n
军师演算的结果止尽于此,未来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我们衷心祝愿你们福星高照,一帆风顺。我们也知道前路漫漫,少不了艰难险阻,希冀你们坚强不屈,奋勇前行。军师会在旅途的终点等你们。
\n
又及:魏通行证随信附上,已改为小甥姓名,公章完好。
\n
再及:子奇,姥爷同意把《易经》交给你,那是赠予你朋友的,请妥善保管。
\n
蜀军师诸葛孔明及夫人黄氏
\n
我们所有人都不明白“百年之后辽东作乱”是什么意思,“聚首”又如何理解。尽管哥哥告诉我们,他曾见识过孔明推算出叁天内战争的具体发展情况,可是“百年”与“聚首”是两个让人无法联系起来的词语。
\n
而辽东的事情,不要说我,连哥哥也知之甚少。我们互相交流情报,得出仅仅是辽东山高路远,基本与中原隔绝;虏人民风殊异,未曾融入汉族的印象。
\n
不过,与其徒劳质疑不如坦然接受,就像通行证上的墨迹一样。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问题,因为在魏国公章下面的名字本来是我的,现在却变成了钟迪。公章还是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4页 / 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