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他藏在心底的一个小心思——《收获》是双月刊,每逢单月的15号才发刊。
他发送稿件的时间恰好是15号以后,故意错开了3月号的《收获》,同时作品又是短篇,《收获》肯定不至于为了这不到两万字的作品在四月份做增刊。
那只要刊登,肯定是在5月号的《收获》上——而早期iPhone新机型的发布,都是在六月份。
而他的新作品,是发在《青春派》上有话题性呢,还是发在《收获》或者其他哪个文学杂志上有话题性呢?答案不言而喻。
何况还加上了投稿给公共邮箱而没有运用影响力直接联系编辑的噱头,到时候恐怕又要话题性拉满。
在《最后一课》中反复出现,能视频聊天、能当钱包使、能刷地铁卡……的「微博传信」,将在1个月后,出现在iPhone的应用商店里。
虽然2008年初,iPhone还没有在国内正式上市,但是根据《商业周刊》的调查,至少有40万部iPhone在中国的运营商网络里运行。
2009年,国内就正式引入了iPhone3GS。
更关键的是,今年下半年,第一代安卓手机也将发布——手机和互联网的玩法,都将被彻底颠覆。
即使是企鹅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这两年也是很迷茫的,QQ在这种环境中有点水土不服,无论是口碑还是使用体验都糟糕极了。
几年后它才适应了新环境,并且推出了革了自家QQ命的新产品,有惊无险地走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而不少互联网巨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纷纷倒在了门槛上,还是颇让人唏嘘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