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不过网友们关注的热点却和其他人不一样,毕竟这时候热衷网络交流的人群普遍比较年轻,还没有到为孩子学习成绩焦虑的时候。
《最后一课》里关于未来十年人们日常生活的描写,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大家对于能一站式解决大部分生活需求的「微博传信」兴趣尤其浓烈。2008年的人们很难想象,为什么一部手机、一个软件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
不过令大部分人意外的是,读者们虽然认可张潮批判“教培行业制造教育焦虑”,却并不认可张潮对未来生活的预测,甚至普遍认为张潮的设想脱离实际、荒谬至极。
【我觉得随时随地能视频不太现实,那要多少流量?现在新闻里天天吹未来要普及3G网,卖点就是视频通话。张潮不会收了移动的钱吧?】
【现在QQ视频必须坐在电脑前,里随时随地开摄像头?他有钱人,当然不知道流量费比金条贵!】
【对啊,就手机摄像头那破像素,才30万,拍个黑板字都糊。】
【张潮怕是没教过书,哪个家长有闲心盯着什么“家长群”?我小灵通发条短信都嫌贵!】
【滑盖才是王道!里全面屏手机薄得像卡片?摩托罗拉V3已经够薄了,再薄电池撑不住。】
【SB触屏,不能盲打,狗都不用!】
【全触屏手机绝对是反人类设计!我的BlackBerry
8700实体键盘秒回邮件,里“在玻璃上打字”不怕误触?】
【张潮吹牛吹大了吧,十年后手机能刷脸坐地铁?现在诺基亚N95才是机皇!SB一样的iPhone连复制粘贴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