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涓涓细流将祖国南方的加工业日夜浇灌
而我的皮肤,日渐龟裂
头上的稻田在秋天的风中枯萎】
……
诗歌一共有10多首,其中不少有涂改的痕迹,可见许立志为它们倾注的心血。有些还可以明显看到模仿的痕迹,有些还颇为幼稚。
虽然没有见到《我谈到血》《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等他成熟阶段写下的“名篇”,但是一位极有天赋的诗人的头角已经初现峥嵘。
张潮感慨地放下稿纸,问道:“你没有投过稿吗?《诗刊》《星星》《扬子江》这些。”
许立志惶恐地连连摆手道:“写得不好,不敢投。《诗刊》和《星星》我都有买,觉得自己写的距离上面的优秀作品还有一段距离。”
张潮笑道:“距离‘优秀的作品’有一段距离,那不优秀的呢?”
许立志沉默了,低下头,又变得腼腆起来。
一个诗人,无论外表多么落魄,内心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近乎固执的骄傲?
哪本老杂志都有很多「人情稿」和「任务稿」,不得不发。个别年份甚至会浓度超标——张潮上一世曾经坚持订了近10年的《人民文学》,后来也被熏得不再订了。
才19岁的许立志确实还不够成熟,写出来的诗歌也并非尽善尽美,但比专业诗刊上的一些作品更好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他有一个名满天下的作家亲爹,别说不用在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