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未来很糟糕,但我不仅不介意,还要尽自己所能让这个糟糕的未来提前一点到来。”
这谁受得了?
一时间批评张潮的声浪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而且几乎都来自于普通读者,正儿八经的文学批评反而很少。
因为白晔他们再次懵圈了,研究了几十年文学,从来就没有见过张潮这种玩法。
以文学作品干预显示社会进程、大众观念不算稀奇事,甚至可以说这本来就是许多文学家创作的本来目的之一;以文学作品达成某种商业目的也不算稀奇事,也可以说是作家们的惯用伎俩了。
但是张潮很神奇地把两件事合并起来了:《最后一课》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仅让「潮汐文化」在商业上拥有了光明的未来,还很大程度上给整个社会打了一针强心剂。
再没有哪部作品能引发这么强烈的社会反响,哪怕张潮过去的作品也未到达这个高度。
大众对“小杨”这样的边缘人群连带着之前许立志诗中的流水线工人,都投注了巨大的关注。
不少志愿者组织开始自发地去乡村地区帮扶「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富仕康也不得不站出来发表声明,强调自己厂区为工人提供了完备的生活、娱乐设施,不存在外界所质疑的种种情况。
与此同时,还有多个倒卖苹果的团伙被捣毁。
围绕着《狗日的张潮!》这篇文章,网友们还制作了大量关于张潮的表情包图片,在「微博网」、论坛、QQ群中疯狂传播。
有张潮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拿着手术刀,在手术台边给人切肾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