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则是根据地方上的官员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贪墨,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朝堂上的一些大臣。
\n
随着这些时日一来,亲手建立了御史台,并且查处了锦衣卫还有大明国丈之后,孙承宗见到了太多太多贪墨的事情。
\n
以前的孙承宗其实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包括他自己,就接受了一些豪族以及世家还有王公等等的好意。
\n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n
想要进入那个朝堂,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一些关系网。
\n
看完了密信之后,孙承宗便交给了下属,以前的锦衣卫同知,现在的御史中台。
\n
这些线索是要进行汇总,最后在一一排查,然后开始对某一个官员进行清查。
\n
不能像是以前的锦衣卫,随随便便就直接来一个抄家灭祖,又或者是直接陷害忠良。
\n
御史台现在清查百官,是需要一套完成的流程。
\n
这个流程也就形成了一种三司会审的局面,也就是御史台负责调查和弹劾,大理寺负责拿人和惩处,刑部负责定罪和批示。
\n
最后统一形成一个呈词,上交到崇祯皇帝的手中,最终决策还是会有崇祯皇帝批阅定夺。
\n
是抄家,还是直接流放,是斩杀还是直接放人等等。
\n
这样一来,也就很少存在陷害之事。
\n
作为御史台,也已经成为了悬在了朝堂百官头上的一把、刀,这把、刀,随时都可能落下来。
\n
这样的监察机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监察机制。
\n
只不过,御史台在地方上的实力,还是太弱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