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手里面看来看去,好久都不舍得放进口袋。
\n
两个人又走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在夜市之中有几家是华夏人摆的小摊连在一起,邱歌忍不住就走了过去,只见那些都是些从华夏“进口”的台灯、电饭煲之类的小家用电器,而小摊上为着许多饿杨斯人,看起来这些小家用电器的生意还是很火的。
\n
那几名小摊的主人看见邱歌,立即就看出了他们是华夏人,其中一人笑着招呼说:“这位先生,您是华夏人吧,看看有什么要买的,我便宜给你。”
\n
在异国他乡看见同胞,那还真是让人心头不自禁感觉到亲近。邱歌也笑着对那名小摊的主人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他们地招呼。虽然并没有什么需要的,不过这个时候邱歌也有了想要买点什么东西的心思,看了几眼后,他最终还是看中了一个小型的收音机,就问:“这个怎么卖?”
\n
“给我五十卢布就好,反正是同胞。我只算成本!”那个小摊主人看起来就是一个实在人,*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说话的时候笑呵呵的样子特憨。
\n
五十卢布就相当当于十来块钱,邱歌想也没有多想,就掏出了五十卢布递了过去,一边从那小摊主人地手里接过收音机,一边笑着说:“你们把生意做到饿杨斯来,可真是太让人佩服了。”
\n
那小摊主人爽朗一笑,说:“也没什么。这不是为了生活闯四方嘛!我以前在黑龙江的时候是工厂里面地工人,后来下岗只能试着做点小生意了,现在总算是可以找到一口饭吃,这样也就是满足了。”
\n
听到这样的话,邱歌只能黯然无语,这个小摊主人的经历可以说是华夏国有制企业改革的阵痛,下岗工人的出路问题也是目前华夏国内最至关紧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n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这个东北小摊主很是健谈。正当两个人正聊得兴起的时候,突然就看见从夜市地一头走来了几个打扮得流里流气的斯拉夫人青年。那几个青年一路过来,行人都纷纷让开了道,就好像见到了瘟神一样,连看都不敢看他们一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