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不得不开会写报告什么的,也至少看2000枚到3000枚。
如此积累下来,再时不时的跟江远在痕检群里勾兑一二,朱焕光最近感觉自己应该是突破了。
这种技术方面的事情,突破了也没法直接说,甚至给不懂行的领导,比如余温书说,他也只会大谈特谈计算机普及前,指纹专家找其核对指纹的场景,从而吹嘘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
朱焕光早都是实职副科了,怎么可能受这样的气。他努力练习是为了给别人吹自己的指纹技术的,所以,他自觉指纹鉴定的能力提升了,也只能在事上见了。
江远呼吁的指纹会战,正是最好的展示平台。
朱焕光跟着民警,穿过层峦迭嶂的办公桌椅、电脑和专家,好像学生进到了教室。
江远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屏幕,并没有注意到朱焕光。
朱焕光也没有急着打招呼,坐定以后,先听接待的民警给自己讲基本的情况,同时开始熟悉配发给自己的这台电脑。
接待民警先讲了基础的部分,最后道:“咱们这次比较特殊的地方,指纹涉及的案件不一定是重案大案,也有一些小案子,由各地自己决定报哪些案子,整理哪些案子出来。指纹涉案的情况,我们也都附了资料在旁边。”
指纹会战通常都是大案重案,本身也是为了平衡各地的技术差。可以说,命案才是起步。
这样的案子,指纹自然都是被各地仔细揣摩过的,揣摩不透的再送上来,再由各地的指纹专家殚精竭虑的思考方案……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指纹会战中剃光头都是正常的,真正能够完成多个案件的指纹比对的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