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
\n
不久前,尤恩静随团队赴德国参加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交流会。
\n
回国后,她加入了新的研发项目组,致力于开发新款智能脑控机械手臂。
\n
工作忙起来,时间便过得飞快。
\n
偶然注意到手机弹出的新闻,看到褚航的名字,她想起他的脸,才察觉已有许久未见。
\n
褚航主动配合假球案的调查,使得网上舆论再次变了风向。
\n
那些不实的谣言马上要站不住脚了,公众的讨论更多地转向了对褚航身体残疾的同情与唏嘘。
\n
「13岁入行、16岁辍学,如今的褚航还能重走职业道路吗?」
\n
尤恩静在茶水间吃饭,手机弹出了某乎上的热门问题。
\n
她点开app,简单浏览了几条点赞较高的回答。
\n
结论都是否定的。
\n
理由总结下来,无
\n
非就是——在竞争这么强烈的行业,出头本就很难,更何况行动受限的残障人士。
\n
不只是运动行业,似乎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残障人士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n
在这个内卷日益严重的社会,其他人想要成功已经很难了,更何况他们。
\n
这种将残障人士单拎出来,设定不同难度系数的观念,尤恩静向来不认同。
\n
好似在大众的固有的思维里,残障人士注定跟其他人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