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又说:“徐元直,洛川皆是栋梁之才,有他们大事足以。将军何必弃美玉而求顽石?”
诸葛亮的笑意中带着一丝自谦,他轻轻摇头,说道:“元直盛赞我了!吾不如你。”
徐庶知道诸葛亮虽然表面上谦虚,但实际上心中有超出常人的傲气。诸葛亮常常自比为管仲乐毅,平常的人他也看不上
徐庶便又说:“主公立志匡扶汉室,你也是心存汉室之人。今日没有一言以教之。”
徐庶想慢慢来,先打好关系,让诸葛亮知道主公的为人,刘备多来几次,不怕诸葛亮不肯下山辅助主公。
徐庶相信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最终能够打动诸葛亮。
诸葛亮心中虽然有所动摇,但他依然保持着谨慎。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命运。他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徐兄言之有理,我亦深知汉室之重。为了兴复汉室,我也愿分享一些浅见。”
诸葛亮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山川,继续说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汉室的威严已经名存实亡。要想匡扶汉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接着他继续说道:“当今天下,曹操据北方,孙权拥江东,而主公若想在这乱世中立足,必须先取荆州作为根基,再图益州,以此两地为跳板,北伐中原,东联孙权,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他的分析精准而深刻,每一个战略步骤都显得那么合理和必要。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隆中对,心中豁然开朗,仿佛一道光照亮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