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飞的脸上写满了不悦,他对于大哥刘备三番五次地去拜访一个尚未出山的隐士感到不解和愤怒。
他大声嚷嚷道:“什么人值得我大哥去三次,我去看看,如果是一个草包,让他知道知道我的拳头大不大。”
关羽虽然不像张飞那样冲动,但他的心中同样充满了不满。他认为诸葛亮故作清高,故意避而不见,这让他感到诸葛亮或许并不值得他们如此重视。
关羽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对诸葛亮的怀疑。
面对两位兄弟的不满,刘备显得十分冷静。他知道诸葛亮的价值,也理解兄弟们的担忧,但他更清楚,真正的智者不是轻易就能请动的。
他严肃地告诫两位兄弟:“不得无礼,诸葛亮的才华我已经见过了,如果你们这般无礼,就不必去见他了。”
洛川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他以更为平和的语气对张飞说:“将军莫慌,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日后的相处中自然会知道。”
张飞听到洛川的话,有些不服气地反驳:“你这小子笃定诸葛亮会答应大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挑战,似乎在质疑洛川的判断。
刘备心中虽然对能否成功请出诸葛亮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更愿意听听洛川的看法。他转向洛川,期待他能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洛川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回答:“主公求贤若渴,夙夜忧叹,卧龙不遇明主,也只是乡野农夫,你说谁更急呢?”
刘备听到洛川的话,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
当刘备、张飞、关羽以及洛川一行人抵达卧龙岗的草庐前,他们被告知诸葛亮正在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