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乱,挑翻大元天下,最为强横的助力。但仓促之下内患未曾尽解,而是借由燕祁晔一时无两的风头,与黄覆巢每战必克的高深战法,稍稍遏制住不臣之心,强行聚拢到一处,但就在这等大厦将倾,局势将颓之际,这等各为其主念头,就转瞬变为胥孟府兵马溃散的源头。
前有王庭大部兵马步步紧逼,后则有神门岭失守,纵然是胥孟府仍旧坚持向神门岭处调动干涸的兵马数目,已然为时已晚,眼见大势已去,纵是此刻胥孟府大军回转,也必定不能摆脱近在咫尺的王庭军,何况尚有骁锐铁骑如影随形,死死兜住胥孟府部曲退路,即使欲行那等壮士断腕举动,撇下几成兵马阻拦王庭军,迫使其难以再有紧追不舍举动,然而温瑜这两万兵马,对于眼下的胥孟府
部而言,并不见得能势如破竹击溃。
驰骋大元疆场的黄覆巢,终究是亲手率胥孟府部曲,在近乎铁蹄踏遍大元过后,又亲手将胥孟府部曲,送入万丈深渊,而归根到底,黄覆巢也仅仅是低估部族离心离德,击溃胥孟府兵马的原因道理,实在不胜枚举。
或许黄覆巢不该在稳操胜券时,退回后方养病,兵马交于魏武泽,或许从起初时节,就应当将部族内乱这等隐患不惜耗费极多的功夫妥善治理,或许在王庭遵赫罕之命退守姑州时,就应当下死令,但凡有敢自行圈地者必杀,也或许胥孟府外强中干,只依赖一位燕祁晔,仍不曾有撬取一国的根基底蕴,也或许是过早暴露出兵时种种细枝末节上的讲究,被温瑜极其敏锐得抓住,也或许能够把握大势,凭此将胥孟府步步引入到瓮中的王庭,本就国运未断。
但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下来,无论经多少阵痛苦楚,搭上多少兵卒将帅性命,平白损伤几重根基,钱粮物力统共有几座高山,胥孟府最终还是避无可避,再难以撼动王庭。
而在世人眼中,盯了许久的北地大元内乱战局,终究是离落幕,仅有一线之隔。
世上山雨未降,一场风满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