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着中英文双语的“中国医疗志愿者”。
\n
拍摄角度选择的是西方人最习惯的风格:
\n
衣食无忧的人为了人间大爱,放下一切,深入不毛,为生活在困苦的人们带来文明与健康。
\n
巧妙使用闪回、背景bgm、滤镜配合,把45分钟的非洲医疗救助拍得像史诗级的大片,该煽情煽情,该催泪催泪。
\n
“这……是不是太刻意了,国内现在的宣传都不这么干了,怕被人说太假。”负责安排组织医护人员出国的人也参与了片子的审查工作,觉得这种电影化的剪辑有点过。
\n
对于他提到的国内宣传方式,路菲菲很是不以为然,莫名吹双黄莲转头又企图的人日,在《维和部队再曝性丑闻致一村庄11名女子全怀孕》的新闻标题下面,放了中国维和部队照片的央广,就这业务水平,有什么了不起的,跟他们相提并论,是在侮辱她路菲菲。
\n
路菲菲笑着对他说:“不刻意,这不是给国内看的,给国内看的东西,自然会有其他的宣传方式。”
\n
对国外的宣传方式,主要贴靠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灭菌前辈巴斯德、免疫学圣手詹纳等知名人士,以便西方民众理解中国医疗队的工作。
\n
可惜白求恩在国外并不出名,《血战钢锯岭》还没上映,不然,她还能找到几个对标的人物。
\n
本来有人建议她可以把自己包装成特蕾莎修女,她被梵蒂冈封为圣人,还出了纪录片,拿了诺贝尔奖,是一个光辉的形象。
\n
被路菲菲否决了:“别,她在主流大众心中没翻车,但是已经有不少揭她老底的内容在网上流传。再说了,就她拿的那个诺贝尔□□,拿的都是什么人啊,我还想回国日子呢,就不跟她比了。”
\n
一天上午,她在办公室接到段风的电话:“猜猜我在哪儿?”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