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学习世界各国的贸易堡垒设计,对于这套玩法熟得不能再熟。
\n
路菲菲的想法是让普通人别看着什么东西就说这东西是日本的、是韩国的,就很烦。
\n
与后面影视剧给武则天戴日本舞妓的细工花簪说是唐朝的步摇,让中国贵公子拿着蝙蝠扇却说是中国传统折扇,让唐朝宫人穿着腋下开口的和服一样烦。
\n
借着这次瓷器特展的东风,路菲菲又拜访了几家博物馆,特别是家底丰厚,有很多汉唐宋文物的博物馆。
\n
路菲菲又办了一回《唐宋华章:中华纹饰之美》的线上讲座。
\n
各位受邀请的专家准备了很多丰富的资料,路菲菲事先看了一遍,提出:“能不能跟国外的做个对比呢?不然好多人看完之后,也只是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看着差不多的,就说那是中国的,虽然有对比,他们也不一定能记住什么,但是至少有一个对比的过程,能让人记住。
\n
比如中国的步摇跟日本艺伎戴的细工花簪,中国用的灯笼跟日本用的灯笼,还有纹路那些……”
\n
有几个专家采纳了她建议,寻找了一些可供对比的资料。
\n
新加入的这一点点对比,还真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n
有专家刚拿出清朝康熙时期的青花海水龙纹倒流壶,立马就有人发评论:“这不是小日本的吗?”
\n
后面专家拿出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的画作对比。
\n
专t家说:“现在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浪,只能想到这副图,却不知道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真是可惜。南宋到江户时代隔了六百多年,我们明明早日本人六百多年,就因为知道的人太多少,就成了爷爷像孙子……”
\n
一开始,讲座就有很多人在看,路菲菲还嫌不满足。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