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奏的内容,在一系列转交过程中被传开,知道内容的官员都心情复杂。
没有多少人怀疑朱景渊被杀,因为这确实是符合情理的死亡,而且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与此同时,各部院的官员们,也在观望皇帝的批阅。
这种奏本是直递御前,内阁不会形成票拟意见。
奏本是中午送到御前,下午内阁便接受了第一道旨意,内容却是申饬百官。
“恭顺王薨,百官五品以上,按制当亲往凭吊,然则时至谕发,几无一人前去往,此为臣之分乎?”
以上是旨意主要内容,内阁受旨后立刻传抄各部院,之所以效率这么高,是因为他们被皇帝当面斥责。
大家为啥不去凭吊?还不是怕被皇帝猜忌。
谁都明白,皇帝这这般申饬百官是想立牌坊,但也只能受着委屈依照旨意行事。
当然,在执行旨意过程中,官员们大多都比较谨慎,只有极少数人是当天去的。
其他人尤其是品级高的,都是在次日陆续前往,但也只是到场做到礼节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恭顺王府。
时间来到第二天,又一道旨意送到了恭顺王府。
相比于昨日的上谕,今日乃是正儿八经的敕书,所以颁旨规格非常之高,而且是由礼部官员前来传旨。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