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侧舷铜炮,还可以携带小口径臼炮,用作中近程打击。
若是敌舰再靠近,那边以火枪还击,然后是弓弩,接着是手雷和拍竿。
再靠近就是接舷战了,不过李彻并不觉得海上的敌人能把奉国海军逼到这种程度。
此番出航只到东南亚,应该还遇不上航海技术更强大的国家。
除了火力外,李彻还让船匠加厚了战船的船板,并且多加风帆。
对船舱也进行了特别处理,尤其是隔离出存放火药的单间,既不能让火药受潮,又要防止自燃导致殉爆。
对于加入船队的战船,也不是越多越好。
李彻精中求精,只挑选那些船况好,能抵御大海风浪的大船。
共挑选出二十七艘符合标准的战船,这些战船皆是能载百人以上,但还要留一些空间储存货物。
再加上龙舟的恐怖荷载能力,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小船,也得需要两千左右的海员操纵。
初次大航海,船队的成员人数暂定为五千人,每个海军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各船船长则暂由黎晟手下的那些原鄱阳湖水贼担任,对于这一点,李彻依然保持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格局。
李彻还为船队的每一艘战船都编了号,从一到二十七,并把编号铭刻在船身和船头上。
而那艘龙舟是没有编号的,李彻给它赋予了一个意义深刻的名字:定远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