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彻到大连的时间是七月份中旬,全部战船改造完毕时,已经进入了九月份。
两个多月的时间,上千名工匠加上数万劳工辛勤工作,才将改造工作顺利完成。
前世看到隋炀帝建龙舟、下运河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这段历史时,李彻心里还有些疑惑。
不过是造个船而已,怎么就耗费民力到如此程度了?
轮到自己实操时才发现,在技术低下只能靠人力的古代,就连修船这种工程都消耗相当巨大,更别提造船了。
隋炀帝六年内累计征调人力近五百万,如此大规模的征发,导致大量青壮年脱离农业生产,农田荒废,粮食生产骤降。
此外,民夫需自备粮食工具,加之恶劣的施工条件,如疾病、饥寒等等,史载‘死亡者过半’。
这也是古代的通病,但凡心存大志的帝王,无论历史评价是好是坏,想要创下一番伟业,必然会对百姓造成一些伤害。
隋炀帝如此,汉武帝也如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彻自然不会如此苛待劳工,只要是在码头工作的,不论是工匠、还是民工,都会提供每日餐食和住所。
相比之下,待遇更好,工作积极性自然高涨,所以工程完成得也更快。
虽然消耗了大量财力、粮食,但相比于更难以修复的人心,李彻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过,工程速度的问题解决了,该如何保证质量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