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却说李彻在上京停留了三日,只为处理北胡事务。
契丹耶律家投降时,受降的是庆帝,但李彻却是实打实地获得了契丹的全部国土,也就不打算计较这些事了。
而这次诸胡臣服,李彻却是不打算再让朝廷掺和。
毕竟北胡是降而未灭,作为战败国,他们自然要拿出足够的利益,而这些利益也自是要全归奉国所有。
李彻首先敲定了一点,北胡诸部族的统治照旧,奉国并不会过分参与他们的内政。
但是,为了表现他们的忠诚,诸部首领也要留人质在奉国才是。
李彻答应放走那些老迈的首领,但要留下他们的继承人。
年轻人气盛,更容易忘记今日的恐惧,再行悖逆之事。
他们需要留在奉国进修,自己会好好教给他们何为仁义礼智信,藩属国又该怎么侍奉宗主国。
而等到那些老首领去世后,首领之位必须由这些在奉国进修的年轻人继承。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边境安宁,北胡各个部族要年年向奉国上供优秀马匹,数量则按照部族规模而定。
李彻还给这进贡之举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岁马!
岁马、质子、称臣......
有这三把利刃直刺北胡国运,只要奉国不过分衰落,这片草原怕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强大帝国了。
当然,李彻也深知做人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