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和美国赚的盆满钵满,等到战后,德国把主要责任推卸到东非的头上。
这并非特例,实际上英国人对美国也有类似看法,当然,反过来东非和美国自认为不欠德国和英国人什么。
最委屈的肯定是美国人,毕竟美国后期是真的加入战争了,现在美国退役老兵们还在讨要抚恤和退休金。
当然,以美国的德行,即便他们从一战中摄入大量利益,恐怕美国参战士兵也得不到什么好下场,前世就是如此。
总而言之,如今德国在面对东非的态度上,极度心理失衡,这也导致近些年来,东非和德国关系转冷。
不过,虽然两国关系转冷,这并不影响两国间贸易和文化交流领域的发展,毕竟,仇恨东非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一战刚刚结束时,德国也需要东非帮助,从而让德国经济尽快恢复。
就比如债务延期,市场开放,物资供应等问题,在战争刚刚结束的困难时期,德国是必须和东非进行交涉的。
而现在,德国基本上恢复了元气,所以,德国开始倒算也不出乎意料,更何况德国人本身在骨子里对东非这种混血国家有一定的歧视。
如今,德国巴伐利亚的某个演说家,就时常在啤酒馆等公共场合表示:“……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认知错误:认为黑人或者黄种人可以变成德意志人,因为他学会了德语,并愿意在将来讲德语,他就能成为德意志人,我们永远不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德意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去德意志化’……这种过程不是‘德意志化’,而是在摧毁德意志民族的元气……”
毫无疑问,阿道夫的这种言论,等于指着东非的鼻子骂,但是,这正是阿道夫拉选支持的一种办法,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德国底层社会,阿道夫的言论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只不过,如今阿道夫这种德国人,并不能像前世那样发展的顺风顺水,因为如今德国的整体状况比前世要好太多,这限制了阿道夫这种极端民族主义者在德国政坛上的发展。
至于德国政府,他们的一些人可能赞同阿道夫的理论,但是绝对不会表现出来。
相对于东非这种“杂”血德意志国家,毫无疑问哈布斯堡领导下的奥匈帝国如今更受德国信任,虽然奥匈帝国不是德意志国家,东非好歹还打着德意志的旗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