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芝加哥也就只有海港这一个条件限制,但是有五大湖和发达的内陆水运,水运条件也不会太差。”
“所以,像纽约和芝加哥这种超大型城市,在东非是很难出现的,我们的国情和美国大为不同。”
东非本土的缺陷十分明显,那就是海岸线过于平直,缺乏优良港口,而这也导致了东非的海运相对分散,甚至许多规模不大的海港都能分得一杯羹。
同时,东非缺乏航运价值高的大河,内陆运输中,铁路和公路占比较大,而铁路和公路建设更讲究均衡,这也让各个沿海区域都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虽然东非建设有横贯东西海岸的人工大运河,但是其通航船舶载重最多也就百吨规模,而且是由一系列河流串联在一起,这也意味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想走水运,要经过众多船闸,载货量小,手续复杂,时效性差,很难和铁路、公路形成竞争力。
不过,这对于许多内陆城市,还有沿海中小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库因莱尔对安东尼奥的看法并不完全赞同,他说道:“虽然,东非的国情比较特殊,但两三百万的城市,我相信帝国应该还是会涌现出来的。”
“就比如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虽然城市规模发展相对缓慢,但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增长。”
“其他大城市这些年也发展比较迅速,而帝国的城市化率在工业国里,只能排在中上游水平,所以,未来东非城市肯定还会继续扩容。”
“不过,像伦敦,纽约这种人口超过五百万的特大城市,我们东非大概率很难实现了。”
“而且,城市人口太多,也未必是好事,就像芝加哥,虽然看起来十分繁荣,但也牺牲了宜居性,治安,公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