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报》的主编福李尔,正在狠狠的批驳一份来自德国巴伐利亚的报纸。
“岂有此理,这个阿道夫简直就是一个跳梁小丑,什么所谓的雅利安人,完全就是一派胡言,作为德意志民族,他这种行为就是认贼作父的行为。”
“为德意志民族寻找祖宗就算了,居然挑这个世界上最愚昧落后的野蛮民族作为德意志民族的根源,我怀疑这个阿道夫可能是喝多了恒河水,脑子被病毒感染了。”
随着阿道夫出狱,德国民族党的舆论机构也再次发力,极力鼓吹它们的一些暴论,而这也引起了东非一些新闻媒体和学界人士的重视。
作为德意志国家,东非人向来都很关注德国或者奥匈帝国的一些变化。
从历史渊源来说,东非德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从文明的角度而言,19世纪末期以来,德国的迅速崛起,使其变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这也让很多东非人对德国充满好感。
但是,自从一战结束后,随着东非经济的崛起,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以及和德国越来越多的接触,东非和德国民间的关系开始越发疏远。
毕竟,曾经的德国对东非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女神”,彼时东非尚未发展起来,各个领域和德国的差异极大,加上东非在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向德国的学习,这使得东非社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德国这个遥远国度充满“幻想”。
这并非夸大,毕竟1910年以前,东非还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加上东非距离德国十分遥远,因此,除了商人,留学生和上层精英以外,东非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到过德国。
加上大家又是“亲戚”,因此很容易距离产生美,而现在,随着东非的日益开放,对世界的日益了解,很多东非人发现,德国不仅不完美,反而有很多毛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