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但是,卢本巴希的资金更加充裕,人脉广,渠道也多,这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在这个领域竞争的过卢本巴希这家公司。”
“所以不如卖卢本巴希一个好,让他们成为铜矿带的领头羊,同时,因为我们的诚意,卢本巴希当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发财的时候带我们一起搭个便车。”
“我们将一些没有竞争力的铜矿产业,打包卖给卢本巴希,或者说以此为资本入股卢本巴希这家大公司。”
“这样对于卢本巴希和基特韦都是有利的,卢本巴希掌握更多的货源,同时加上他们的市场渠道,整个铜矿带的利益才能最大化,而我们的分红也就越多。”
“也可以说我们成为了铜矿带的第二大股东,但是,我们自己单干的话,资金不如卢本巴希,人脉和渠道也不如卢本巴希,最后的结果依旧是卢本巴希吞并我们这家公司,所以打不过就加入才是正确选择。”
“而卢本巴希想成为铜矿带的领头羊,那就必须做出一些贡献来,这样才能让铜矿带的其他城镇心悦诚服,而这也意味着,卢本巴希必须把过去自己独享的资金储备,政治,科教资源,市场渠道分享出来。”
“如果,让我们基特韦市来做这些事,确实也可以办到,但是显然我们的抗风险能力远不如卢本巴希,那基特韦就真的没有未来了,可能一次顶不住压力,就面临整个公司破产的风险。”
简单来说,卢本巴希家大业大,财大气粗,而基特韦市资金实力薄弱,政治承载能力也低,卢本巴希毕竟是施瓦本省的省会,如果经济出了问题,施瓦本省就是血包。
而基特韦如果翻车了的话,恐怕就真没有人来救了,至于基特韦市衰落,东非城市太多,有潜力的城市也不少,所以根本没人在乎基特韦市的命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