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上整个基特韦市的辖区,包括其附属的城镇和乡村,也就是整个地级市内。
而这也是基特韦市为什么能够成为铜矿带第二大城市的主要原因,基特韦市下辖的城镇,基本上以基特韦市马首是瞻,至少行政上是如此。
德伯尔恩接着说道:“对于卡富埃河的治理,首先是保护其源头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西北部山区的自然环境,设置保护区,限制对源头水源地的破坏和开发。”
“中段,也包括市区要做好污水的处理工作,同时要恢复沿岸的植被,建立河流两岸的天然保护带,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
基特韦市是东非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虽然基特韦市区人口只有三十多万,远不及卢本巴希,但是基特韦市下面的小弟,也就是下属城镇发展都不差,以工矿业为主。
而这么一堆工矿型城镇,再加上基特韦市区,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当地产业以重工业为主的情况下。
而基特韦市的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就很不理想了,本来长期得不到重视,所以发展也比较粗犷。
而德伯尔恩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光有重工业,而且过度依赖铜矿产业,这让基特韦市的产业发展十分不均衡,粗俗点说基特韦市的产业就是偏科生中的偏科生。
就拿基特韦市南方的波西米亚工业区来说,虽然产业也以重工业为主,但是,因为波西米亚工业区的自然资源多元化,产业链和工业种类也更丰富。
即便重工业发展受到桎梏,也不至于对其形成致命性的打击,而基特韦市现在完全依赖铜矿产业,经济发展的风险比波西米亚工业区还要高。
德伯尔恩说道:“现在基特韦市的生态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