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没有了黑奴以后,东非的工程建设也不可避免的降速下来,如果是以往的话,那水利部恐怕会在五五规划期间就完成这一项战略性工程。
实际上,在彻底结束“奴隶”时代的过渡时代,东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表现出不少问题。
以前,因为大量廉价黑奴,东非工程完全不怕伤亡人数,怎么快怎么来,所以东非才能在过去半个世纪取得诸多惊人的成绩。
而黑奴彻底被废除以后,东非只能雇佣本国工人来完成各项工程建设,毫无疑问,本国工人的性价比是无法和“奴隶”相提并论。
也就是东非机械化迅速普及,才一定程度解决了东非大部分行业的“奴隶劳工依赖症”。
之所以是一定程度上,则是因为有些生产领域,还是廉价劳工更有优势,就比如东非诸多的种植园,很多种植作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最典型的就是棉花和橡胶,棉花采摘依靠人工进行,即便东非已经有相关机械发明,却因为种种弊端无法替代人工,就比如机械收割棉絮,不可避免的掺杂杂质。
而橡胶更是如此,橡胶切割只能人工进行,毕竟橡胶来自于橡胶树,且必须在上面划出规则的划痕,实现重复收割工作,目前东非科研人员也想不到能够收割橡胶的机械。
棉花好歹可以研发相关机械,而橡胶收割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毕竟收割橡胶不是砍树那么简单。
而其他经济作物同样面临各种问题,但是通过东非政府的总结,那就是“奴隶”是最好用,且几乎全能的工具。
不过,东非既然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除了尽可能研发相关机械以外,东非政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