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这种劣势的情况下,赤军指挥官果断的停止了这种毫无意义的送命活动。
但是,这个时候在乌克兰军队的将领们指挥下,乌克兰军队开始对俄军阵地进行了报复性的反击。
虽然在火力上,乌克兰不如俄军,但是规模和数量也差不了多少,有着欧洲各国捐助的武器弹药,至少短时间里不需要担心被消耗殆尽。
轰隆……
乌军的炮兵开始针锋相对的还以颜色,重点打击赤军的炮兵阵地和战壕。
而且,很显然的一点,那就是欧洲各国援助乌克兰的火炮,步枪和机枪,性能上要比俄军装备要可靠的多。
而德奥两国对乌克兰军队的训练,这个时候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使得乌克兰士兵能尽可能的发挥这些先进装备的威力。
虽然因为时间的原因,肯定无法做到像一战中德法士兵那样的精确度和从容,但对付俄国赤军炮兵就绰绰有余了。
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乌克兰的火炮和弹药数量有限,后续想要大量补充,就必须依赖后方的运输,甚至需要从德奥两国补货。
而俄国则完全不同,俄国一侧的乌东地区,本身就是原沙俄时代的重工业基地,在战争爆发的同时,各个军工厂开足了马力生产武器弹药,而且可以就近供应前线赤军使用。
可以说当下,俄国和乌克兰双方各有优劣,不过总体上俄国一方占据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主要是双方国力上的悬殊差距,但是并无法有效转化为前线军队的战斗力。
哪怕赤军的战斗意志再强,显然也不可能靠着血肉之躯硬扛炸弹和子弹的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