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东非瓜分掉,而战后,英国资本想回归这一地区,几乎不可能实现,英国资本只能进一步向本国殖民地内部流动。
法国则比英国还要惨,法国最大的投资在俄国,但是俄国工党上台导致法国对俄国投资血本无归,唯一的好消息则是法国遭受的损失肯定比前世小一点,这是因为东非崛起,让法国资本找到了新的投资热土。
其实,从战前欧洲各国资本输出的分布特点,就可以看出来,欧洲的资本流向实际上更倾向于本国的势力范围,其次是国际关系相对密切的地区和国家,最后是信誉相对可靠的独立主权国家。
而东非对于法国而言就属于第三者,也就是信誉相对可靠的独立主权国家,这样的大前提下,法国在东非的投资才不会受到区别对待。
如果,东非也和俄国一样不认旧账,那法国恐怕战后经济会直接破产,毕竟法国在东非的投资仅次于俄国,而且这一次法国可不是战胜国,能够从德国获得赔款来弥补本国的损失。
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以及东非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恩斯特说道:“在战后,世界金融业格局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虽然英镑的国际地位依旧维持稳定,但是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而法国因为战争和俄国违约的影响,法郎的地位可能被动摇。”
“这是一战对世界旧秩序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它可能使得国际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化。”
“这给莱茵盾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也趁着现在的大好时机,建立稳固的莱茵盾区。”
一战前国际货币领域的三大主要货币,分别是英镑,美元和法郎,对应的就是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
而东非莱茵盾因为历史时间短的原因,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力尚且不如德国马克,只能排在世界第五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