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站在东非的角度来看,托洛茨基的危害当然更大,毕竟,就他的言论,有很大概率直接影响到东非,而约瑟夫则更加务实。
而恩斯特自然更希望约瑟夫成为俄国的新领导人,约瑟夫成为俄国新领导人,也就意味着变数更少,这样也能让恩斯特应对俄国的优势更大。
恩斯特对莫林吩咐道:“最近一段时间里,盯紧克里姆林宫可能发生的变化,我有预感,俄国接下来的走势,很有可能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还有,对俄情报工作的人员选拔,一定要严格,提防俄国工党思想逆流入帝国境内。”
……
1924年1月21日。
俄国工党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对于这位俄国领导人的去世,一时间俄国内外的反工党分子欣喜异常,而俄国也暂时处在权力动荡中。
不过,对于俄国内外的反工党分子而言,他们早就已经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俄国工党并不会因为某个领导人的逝世就立马土崩瓦解,毕竟此时俄国工党是真的“人才济济”。
但正是因为如此,可以预见,整个1924年,俄国基本上将陷入争权夺利的情况中,直到新继任者正式确立自己的权威,以及排除异己,但是谁最终巩固最高权力,在能力上肯定都没有问题。
而俄国内部政治斗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东欧战场局势暂时恢复平息,因为此时德国为首的外国干涉军也无力东进。
干涉军内部人员混杂,除了德奥两国以外,基本上出工不出力,而德国也因为自身的问题,对于战争不感兴趣,而奥匈帝国完全没有能力组织和领导干涉军对抗俄国。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