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铁,使其杂质尽去,质地更纯。再以水车之力,驱动锻锤,实现不间断锻打,使钢管内外皆坚韧光滑。”
此言一出,工坊内顿时一片哗然。
高炉炼钢,虽非前所未有,但在当时却属罕见。而水车锻打,更是前所未闻的大胆设想。
但就是有一个缺点,高炉的作用是把铁矿石中的铁加热到1600℃以上,使其熔成液态。
但是铁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碳,因此得到的铁水含碳量非常高,古代没有除碳的办法,所以从高炉出来的铁只能铸,不能锻,所以只能叫铸铁。
同时原材料也会影响铁的性能,所以还要想办法去除掉碳。
高炉的搭建,首先需要选址。
工匠们选了一块地势较高且土壤坚实的空地,以确保高炉的稳定性。
接着,他们开始挖掘地基,用青石与黏土混合夯实,筑起高炉的基座。
基座之上,工匠们用青砖砌成高炉的主体,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挑选,确保质量上乘。
高炉内部,工匠们用耐火土涂抹,以防高温下炉壁破裂。
高炉的顶部,工匠们设计了一个开口,用于投放铁矿石与燃料。
开口处,他们安装了一个可以旋转的盖子,以便在需要时关闭高炉,防止热量流失。
高炉的底部,工匠们则设计了一个出铁口,用于排出炼好的铁水。
出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