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靠典籍和通信。
结果,孙亦谐所讲的情况,不但能跟他们掌握的信息对上,还更加详尽和有时效性,那他们自然就给了亦卜剌一个“看来此人的确对日本非常了解”的答复。
那这么一考虑的话……此前孙亦谐号称“被黄东来暗害”这茬儿其实也可以对上了;按照亦卜剌的推断,恐怕那个姓黄的就是因为发现了他的“表面兄弟”是个日本间谍,这才动了下手的念头。
不过即便孙亦谐的说法都能圆上,他在亦卜剌的心目中,也不过就是一个“武功不错,且在中原混了很多年的日本人”而已。
其他像什么“通晓兵法”之类的,都是他自己吹的,没必要当真。
权衡之下,亦卜剌便安排他去当了个打杂的。
这说白了就是想再观察他一下——如果他是真心投靠,且确有本领,那也不用太久,便会有出头的一天,而如果他趁机跑了呢……那就跑了呗,本来他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想要当那种吃闲饭的俘虏,高低得是个偏将,他算啥呀?
甚至可以说,亦卜剌有八成把握,这厮是会逃跑的,他也不介意这人跑了拉倒,因为他确实将其当成了无关人士。
可亦卜剌也没想到啊……
两天过去了,孙亦谐还是老老实实在军营中打杂,并没有逃走的迹象。
而他留下的原因,也很寸。
就是那晚,孙亦谐被松绑并打发出亦卜剌的大帐之际,他还在往帐外走呢,后面的亦卜剌就已经开始跟谋士们讨论起军情来了。
当时亦卜剌是觉得,反正都把谋士们叫来了,就顺便开个小会吧,然后他就用按理说孙亦谐根本听不懂的蒙语(这个时期的北元贵族汉语都极好,所以之前亦卜剌都是用汉语跟孙亦谐交流)跟谋士们聊了起来。
但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