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渔阳内,便进了特殊的保税区。
将胡人的牛羊,集中在渔阳宰杀。
然后,制盐、腌肉、生产皮革,仿制毛衣。
在对外出口。
从而形成一条集中高效,并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这样的统筹安排。
便能够使草原上那些已经不长膘的牛羊,可以被及时杀掉。
无须浪费草料。
从而最终使得草原的畜牧资源与产品,其产量远远超过原来的数倍。
这就是李翊反复强调的整合资源。
而为什么李翊能够主导这场贸易呢?
因为这场贸易用到的最核心资源在李翊手中,即海盐。
莫说胡人,就连汉地其他很多地方,都没办法像渔阳等郡这样,大规模晒制海盐。
即便沿海地区能晒,它们又不像幽州那样毗邻游牧政权,可以稳定将生产的海盐处理掉。
所以可以说,渔阳的海盐真正做到了李翊提出的“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以说,李翊已经将自己的经济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跟众人解释了。
众使者也是来自各部的精英人士,在李翊的循循善诱之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