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湾。
可抵达印度东海岸与斯里兰卡。
向南,则通过岛链间的短途航行,与苏门答腊、爪哇等南洋群岛进行贸易。
而主动这条贸易航线的,便是朝廷在港口设立的“黄门译长”。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中央权威崩溃,这条贸易航线便逐渐被地方豪族所主导。
而士燮家族凭借对交州四郡的控制,客观上维持了这条航线的繁荣。
他们降低税赋,修缮码头,允许外国商人在龙编城进行贸易。
当时的交州市场上,甚至能看到波斯的地毯,印度的棉布,南洋的香料等等。
而中国的铜器、漆器也成箱的被装上船。
这种贸易规模虽然无法与后世的唐宋相比,但放在3世纪,以及是亚洲独一档的存在了。
这种繁华的背后,其实是士燮与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从士燮担任交趾太守开始。他既不像张鲁那样自称师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体系。
也不像公孙度那样割据辽东,自称辽东侯。
他的策略简单直接,
不争霸,不站队,不折腾。
对内休养生息。
对外始终以汉臣自居,向占据中央的势力称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