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特别建树。”
言外之意,只是对刘永在教育事业方面搞得不好表示不满。
毕竟李翊执政以来,一直在倡导教育,鼓励兴办学校。
为的就是打好民间基础。
命令一下,哪个地方官员不是立马响应朝廷号召?
大肆兴办私塾、学校。
而鲁国这个地方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又有王子坐镇,按理说得到的国家补贴要远比其他郡县要多。
但这里的教育却十分落后。
沿途走来,几乎没看见几所私塾、学校。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
“永儿,李相所言极是。”
“鲁地乃圣人之乡,当为天下文教表率。”
“朕观城中书声寥寥,何也?”
刘永额头见汗,支支吾吾答道:
“儿臣……儿臣注重农桑,文教之事确有疏忽。”
“糊涂!”
刘备拍案而起,“农桑固本,文教铸魂!”
“李相在洛阳大兴学校,各州郡纷纷效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