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每一副真迹都是价值连城,据说国宝清明上河图就曾经被人使用过这种手段。
\n
古河根本没有理会杨南,用手沾了一点水,在仕女图的某一个角慢慢搓着,没用多长时间,本来是一张纸就变成了两张纸,一幅画也变成了两幅画。
\n
“这是!这是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古河喉结涌动,眼神中流露出不可置信的惊喜。
\n
杨南虽然以前读过不少古董书籍,但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周昉这个名字,杨南显得有些陌生,而簪花仕女图,杨南更是没有听说过。
\n
这倒不是杨南孤陋寡闻,而是华夏国传承上千年,古董国宝不计其数,就算是最厉害的古董鉴定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就连电视上鉴宝的那些节目,不也是几个专家各管一摊吗,青铜器是青铜器的鉴定专家,青花瓷有青花瓷的鉴定专家。
\n
“这幅画很是珍贵?”杨南问道,毕竟越是珍贵,就代表这幅画的价值越高。
\n
“何止是珍贵,若能证明这是真迹,那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价值连城。要知道簪花仕女图可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艺术价值非常之高,这仕女图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作品,是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古河娓娓道来,显然对簪花仕女图有一定的认知。(簪花仕女图先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n
“我认为这是真迹。”杨南说道,虽然杨南不能辩解出来是否是真迹,但是透视能力已经告诉杨南,这幅画距离现在超过五百年,有很大的可能是真迹,要不然谁能花费那么大的力气,把它藏于一副假画之中。
\n
“等我一下,我再好好看看。”古河道。
\n
“好。”杨南也没催促,毕竟越是珍贵的东西,就越是要小心,古河越是谨慎,也越能代表着副画的价值。
\n
足足一个小时,太阳都落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