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短暂的宁静。
朱元璋眉头微蹙,目光警惕地望向宫门外,朱柏也随之站起身来,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两人相视一眼,心中都已有数。
“父皇,儿臣前去查看,您稍安勿躁。”朱柏言罢,迅速转身,大步向宫门外走去,朱元璋目光紧紧跟随,心中却已有了决断。
宫门外,并非紧急军情,而是内阁首辅刘伯温求见。
朱柏略感诧异,宣他觐见。
刘伯温行色匆匆,步履稳健,入殿后便奏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朱柏示意他直言。
刘伯温看了一眼立于一旁的朱元璋,略作迟疑后说道:“陛下,新政推行虽好,但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循序渐进。”朱柏心中了然,新颁布的教育改革触及了部分官员的利益,刘伯温此来,定是代表了朝中一部分人的意见。
他淡然一笑:“刘爱卿所言极是,朕自有分寸。”
随后,他巧妙地将话题引至其他政务,避开了与刘伯温的正面交锋,也让朱元璋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
送走刘伯温后,夜幕降临。
华灯初上,皇城内一片宁静祥和,然而,在刘伯温的书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昏暗的灯光下,几位大臣围坐桌旁,气氛严肃,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他们是浙东派的核心人物:吏部尚书张紞,户部尚书俞士吉,礼部尚书王祎,兵部尚书章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