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还夹着根染血的雉羽笔;而永嘉侯世子鎏金案头,洒金笺誊抄的《青楼韵语》正压着半块吃剩的茯苓饼,砚台中宿墨已凝成龟裂的河床。
老皇帝喉头突然涌起当年亲征漠北时的血腥气。
他分明看见徐三郎冻裂的手指在《勾股测地术》残页上画出道道血痕,而那永嘉侯世子竟用错金匕首将书页裁作投壶用的箭矢。
恍惚间,奉天殿朝会时李善长奏报"勋贵膏粱子弟多不通术数"的谏言,与眼前碎金般的阳光重叠成刺目的光斑。
"陛下......"徐三郎突然轻声提醒,原来瘸腿板凳已随着老皇帝猛然站起的动作倾斜。
少年眼疾手快扶住将倾的《大明混一图》木架,布满冻疮的手背蹭过朱元璋的龙纹箭袖时,老皇帝突然发现他掌心纹路里嵌着洗不净的墨痕——像极了朱标当年彻夜批阅奏折时染上的朱砂。
檐角铜铃突然发出裂帛般的颤音。
朱元璋的乌皮靴碾过满地碎瓷,靴底金线绣的云龙纹正踏在永嘉侯世子撕毁的《测圆海镜》残页上。
老皇帝弯腰拾起半张染血的算题纸,泛黄纸页间竟用蝇头小楷标注着"开方作法本源",那字迹工整得仿佛朱标十三岁代批奏折时的笔触。
"叮——"夫子举起缺角的青铜日晷轻敲案几,晷针投影正落在"平地方程"四个篆字上。
永嘉侯世子案头的错金博山炉突然倾翻,香灰洒在《青楼韵语》的艳词间,恍若给满纸荒唐蒙上层阴霾。
徐三郎却已磨好新墨,冻疮渗血的指尖紧攥着半截雉羽笔,眼睛亮得像是应天府冬夜里的寒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