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在这里蜿蜒。周边是一大片河漫滩,生长着芦苇、红柳等耐旱植物。
张志成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了,这儿是关键区域,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容不得半点差错!”说完,他和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
小李和小赵负责测量河湾的宽度,此刻的河湾,水流奔腾。小李双手紧紧握住木质标杆,用力将其插入河湾一侧的泥土中,小赵则双手紧紧拉着皮尺,小心翼翼地踏入河中。河水冰冷刺骨,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击着他的双腿,好几次差点将他冲倒,皮尺也被水流扯得左摇右摆。“小李,稳住标杆!这水太野了!”小赵扯着嗓子大喊。小李双腿扎成马步,双手死死扶住标杆,回应道:“放心,我在呢,你小心点!”两人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测量出河湾最窄处宽度约为
5米,最宽处约
23米。为确保数据准确,他们又在不同时段反复测量,运用误差分析方法,得出更为精确可靠的河湾宽度数据。
大刘和小张负责测量河湾的深度。大刘双手稳稳地握住测绳,将重锤缓缓放下河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测绳上的刻度。“小张,看仔细了,快到河底了!”大刘喊道。小张蹲在一旁,拿着记录板和铅笔,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刘的动作,大声回应:“记下了,这儿深度大概
2.55米!”他们沿着河湾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发现河湾深度在
2-
3.5米之间变化,还绘制了详细的河湾深度剖面图。
老陈负责测量河湾的坡度,他蹲在河岸边,拿出简易的坡度仪,将其底部紧紧贴在地面上,双手微微颤抖,转动旋钮,调整角度。每测量一个坡面,他都要反复确认坡度仪的摆放位置。经过在多个坡面测量,得出河湾岸边平均坡度约为
15°,他还对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张工,这儿地形特殊,要是能合理利用,对水利工程肯定大有益处。”一个技术骨干说道。
张志成点了点头说:“大家散开,把地形数据全方位都测一下,包括河湾的宽度、深度、坡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